更新時間:2014-05-15 09:37:30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美麗心情
傳統(tǒng)禮俗
按照裕固族的傳統(tǒng)禮俗,老人會在門口把你讓進帳篷,安排客人坐在左側(cè)面朝門口的貼地板床上,這是貴賓席。最好按他們的習(xí)俗,先用雙膝跪坐,然后盤腿坐下。一般是按男左女右分坐。當(dāng)主人請你用餐時,不要站起來,更不得走動,也無須過謙,盡管吃好了。
裕固族待客真誠憨厚,討厭虛情假意,并根據(jù)客人的身份、社會地位及與主人家的關(guān)系,將肉分成頭等、二等,宰一只羊共分十二等。量人送禮,可由客人帶走。民間傳統(tǒng)有先敬茶后敬酒的習(xí)慣。在狩獵季節(jié),裕固族還有野餐待客之習(xí)。
喝奶茶是裕固族人的重要習(xí)慣。過去的飲食特點是一日三茶,以茶為飯。一般到晚間才吃一點面食。所以有客人時,裕固人總是先請喝酥油炒面茶,然后才用手抓羊肉和青稞酒款待?腿嗽诤饶虠l時,一定要吃干凈沉在碗底的“曲核”(一種呈塊狀的奶制品),這表示已經(jīng)吃夠了,要不然的話,主人會—個勁地給你添加。
裕固族人好酒,而且酒量不小。不少人能喝4斤白酒.有的婦女也能喝上斤把。以酒待客是傳統(tǒng)習(xí)俗之一。他們的習(xí)慣是先吃后喝,在吃飽之后再喝酒。裕固族人喝酒從來不要萊,只是喝光酒,他們有個老規(guī)矩,就是用各種名目向客人敬酒,要千方百計地把客人灌醉,似乎只有這樣才盡到了主人之誼。裕固人敬酒都是敬雙杯。無論在場的有多少個人、只有兩只小酒杯。在場的人要輪番給客人敬雙杯。沒有海量是難以招架的。
此外,裕固族劃拳之風(fēng)甚盛,程序復(fù)雜,花樣繁多。幾乎男女老少都會劃拳。裕固族劃拳有兩種,一種是叫拳,與漢族的差不多。另一種是啞拳,是不叫喊的。雙方每次只伸出一個指頭,按拇指大于食指、食指大于中指、中指大于無名指、無名指大于小指、小指大于拇指的順序決定勝負(fù),如果雙方出的是不相鄰的兩指,則無勝負(fù),重出。這種啞拳只有婦女、小孩或不會劃叫拳的人才采用。
到裕固族牧民家去做客,有一些禮俗是必須懂得的。如果是騎馬去,在離帳篷比較遠(yuǎn)的地方就得下馬,以免驚動畜群。馬鞭不論長短一律放在帳篷外面,不要帶進去。離開時,不要出門就上馬,而應(yīng)牽著馬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馬。假如帶了槍支、彈藥或生皮、生肉也不要拿進帳篷。穿紅衣、騎紅馬的人是不準(zhǔn)進帳篷的。這是由于裕固族信仰佛教的緣故。據(jù)說他們信奉的“毛神”就是穿紅衣、騎紅馬的,因此有這樣的禁忌。
喪葬習(xí)俗
裕固族的喪葬分三種:即火葬、天葬、土葬。過去部落上層和牧主、富戶宗教上層和未成婚的女子都實行火葬。所謂天葬,即將死者放在山頂上,任憑野獸飛禽啄食,實行這種葬法主要是貧苦牧民。土葬是部分部落在很久以前留下來的一種葬法。據(jù)說與圖騰崇拜、古時木棺風(fēng)葬和樹葬有關(guān),并有等級區(qū)別。有仰天腑地等形式的葬法。在近代實行木棺土葬各有同異。現(xiàn)在黃泥堡仍有天葬、土葬。現(xiàn)今的天葬是不成年的男女未婚夭折的才用此種葬法。火葬已寥寥無幾。過去不管那種葬法都要請僧眾念經(jīng)超渡花費極大。現(xiàn)在也有少數(shù)念經(jīng)的。
婚俗
裕固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族間嚴(yán)禁通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婚姻形式有包辦婚姻及帳房戴頭婚姻。帳房戴頭婚即女子成年時舉行戴頭儀式,在娘家可另豆帳房成家,是古老婚制的遺俗。喪葬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形式。
裕固族的婚俗頗為奇特,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向新 娘連射三支無鏃箭(不至于傷人),象征新郎新娘相親 相愛,白頭到老。射罷,新郎把弓箭折斷,扔到門旁, 由老人投進火里燒掉。這個習(xí)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 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后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 人才過上好日子。當(dāng)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 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 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后,丈夫回來后,而妻子卻因 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后,用三箭 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 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jì)念那位驅(qū)逐妖魔 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征新娘有勇敢 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fēng)作浪。蘊含著裕固 人戰(zhàn)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愿望。
依照裕固族的風(fēng)俗習(xí)慣,婚禮結(jié)束,婆家招待完賓客后,新娘則要按照喇嘛選定的吉日、時辰、方向,放牧二至三天。放牧期間新娘要親自數(shù)牛、數(shù)羊、數(shù)馬,并捻一桿線,拾一捆柴。這樣做,一方面為了表示新娘能干、勤儉,另一方面則是用以告知諸山神,這一家添了新人,并且開始放牧、治家了。
裕固族婚禮分兩天進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 家,后者要更隆重才行。在婚禮上,男女雙方都要聘請 歌手。在姑娘出嫁之日,舉行戴頭儀式。當(dāng)天,女家的 親朋聚集在姑娘家中。來客帶來潔白的哈達,敬獻給女 方的父母,表示對姑娘出嫁的祝賀。傍晚,主人請客人 們在氈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在一片歡 笑聲中,拉開了婚宴的帷幕。
酒過數(shù)巡,當(dāng)啟明星冉冉升起,新娘在伴娘的陪同 下進入鋪有紅地毯的氈房,舉行戴頭面儀式。戴頭面由 兩位少婦主持。舅舅或歌手們唱起典雅的《戴頭面歌》 :啟明星閃閃發(fā)光,心愛的姑娘把頭面戴上/ 送親的馬 隊就要出發(fā)/ 把姑娘送到婆家門上。
在悠揚的歌聲中,即將出嫁的姑娘,在兩位少婦的 精心打扮下,改變了發(fā)式,戴上喇叭形氈帽,佩戴上胸 飾和背飾,戴上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編 制成的頭面。這個儀式意味著姑娘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天真爛漫 的少女時代,走向新的生活。
紅日初露,主婚人宣布飲“上馬酒”。新娘便和一 位伴娘同騎一匹馬或駱駝,告別慈母,在父親、叔叔、 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的簇?fù)硐拢宦凤?酒歡歌,向新郎家進發(fā)。 男方迎親的隊伍在途中鋪下一條氈毯,氈毯上備有 一只煮熟的羊、酒和飯。送親隊伍來到時,迎親的人們 向女方客人贈送哈達,表示敬意。然后送親的人們下馬 飲酒吃飯,謂之“打尖”。“打尖”之后,兩路人馬匯 聚一起浩浩蕩蕩向男方家走去。
到男方家門時,女方善騎者在主持人的指使下,馳 馬、駱駝向?qū)樾履镌O(shè)置的小氈房進行沖擊,大有踏平 之勢。男方親友則奮力驅(qū)逐。沖擊三輪,再繞小氈房三 圈方休。這是一種象征性的儀式,其意在考驗?zāi)屑覍π?娘的護衛(wèi)能力。
接著是舉行向新郎贈送羊小腿儀式:把酥油涂在新 郎額頭上,把羊小腿掛在她的腰帶上。這個儀式的意義 正如《贈羊小腿詞》所表達的“羊小腿上粘著毛,好比 婆家娘家彼此好得分也分不開”。
按裕固人風(fēng)俗,在贈羊小腿的同時,要向新娘舉行 射無簇箭的儀式。在《薩娜瑪珂》婚俗民歌和豪放的祝酒歌中,一對 裕固族新人,進入洞房,共同吃著羊小腿,從此開始了 他們甜蜜的生活。
流行于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的婚姻風(fēng)尚,即結(jié)婚典禮舉行第二天女子必經(jīng)的儀式。這一天,將第一副用珊瑚、瑪淄、海貝等裝飾物制成的寬約5寸、長約3尺的頭面系在待嫁女子的發(fā)辮上。頭面是裕因族婦女系于發(fā)辮的裝飾品。頭面一般分為3條,每條重達3-3.5公斤。頭面用長條型硬板布牌制成,每條分為4段,每段之間用銅環(huán)連接,每段圖案不同,珍貴的裝飾品由彩色絲線鑲嵌、編織而成。其發(fā)辮梳為3條,左右發(fā)辮由耳后垂于胸前,另外一條垂于背后。戴頭面時,請來專門的歌手在一旁唱《婚禮歌》,即《戴頭面歌》,歌詞大意是:
啊咾唉!
啟明星兒出來了,新娘應(yīng)該梳頭了。 東方朝霞升起了,新娘該戴頭面了。
啊咾唉:
新娘坐在鏡子面前,黑油油的頭發(fā)多好看; 像絲線一樣光亮,像流水一樣柔軟
啊咾唉!
鑲著珍珠瑪瑙的頭面,是慈祥的母親在燈下繡成; 新娘載上多么漂亮,好像一架六叉的鹿茸
啊咾唉!
穿上這件繡花的袍子,祝新娘到婆家生個男孩!≥d上這項帶穗的氈帽,祝新娘到婆家生個女兒啊咾唉:
送親的隊伍就要出發(fā),送親的馬隊浩浩蕩蕩, 揚起的灰塵遮天蓋地,把新娘送到婆家門上。
唱過《戴頭面歌》之后,則由新娘的舅舅、客人與代表新娘的歌手對唱,歌詞大意是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以及對新娘即將離開娘家心情的勸解和安慰等。邊唱送別歌,邊由東家給送親的主要客人敬上"上馬盅"酒,伴娘將新娘扶持到馬背或駝背上,并由新娘的姐、妹或嫂一人陪同新娘騎一匹馬或一峰駱駝。戴頭的當(dāng)天或次日由女方的親朋好友送姑娘到男方家完婚。新娘戴頭的時間和系頭面的人(均為婦女),都要請喇嘛算勢而定,一般是在清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