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5-17 10:46:46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美麗心情
“鄂倫春”這一名稱于清初始見文獻記載。 《清太祖實錄》卷五十一在一份奏報中首次提到“俄爾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上諭中稱之為“俄羅春”。此后才比較統(tǒng)一地以鄂倫春這名稱來稱呼他們。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為使用訓(xùn)鹿的人,一為山嶺上的人。根據(jù)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鄂倫春族人口數(shù)為8196。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呼瑪、愛輝、遜克、嘉蔭等縣。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友。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語、也有部分鄂倫春族用蒙古文。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
鄂倫春族歷史上曾有“使鹿部”、“使馬部”之稱,與達斡爾、鄂溫克族同被稱作“索倫部”。
鄂倫春的稱謂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正式形成的,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鄂倫春族自古就繁衍生息在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他們的先民據(jù)考證系生活于公元390年左右的大室韋人。鄂倫春人長期以狩獵生活為主,采集和捕魚為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是優(yōu)秀的騎手和百發(fā)百中的射手,他們對各種野獸的習(xí)性和生話規(guī)律了如指掌,有豐富的狩獵經(jīng)驗,20世紀(jì)40年代他們還是一個帶有原始公社殘余的游獵民族,獵獲物在部族內(nèi)平均分配,保存著一些原始社會共同消費和平均分配的習(xí)慣,老、弱、傷、殘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還要多一些。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會主義。
鄂倫春族生活的大小興安嶺,是中國東北地區(qū)、黑龍江流域的兩大山脈。大興安嶺由東北向西南斜貫黑龍江省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山高谷深、溪流縱橫;小興安嶺沿黑龍江上游斜向東南,山勢平緩。綿亙千里的興安嶺上,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長著落葉松、紅松、樺、柞、楊等耐寒樹種和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土特產(chǎn)品和藥材。林中棲息著虎、熊、鹿、狍、野豬、貂、狐貍、野雞等珍禽異獸。河里游弋著鮭魚、鰉魚等魚類。鄂倫春人世世代代就靠著一桿槍、一匹馬、一只獵犬,一年四季追逐著獐狍野鹿,游獵在這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0年代,他們才走出白樺林,走下興安嶺,開始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90年代,興安嶺全面禁獵以后,狩獵活動才漸漸退出他們的生活。
鄂倫春族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房屋建筑有“仙人柱”和“奧倫”。
“仙人柱”:又寫作“斜仁柱”、“歇人柱”等。“仙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 俗稱“撮羅子”。鄂倫春族定居以前,居住的房屋。它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斜度約60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后將其它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狍皮或樺樹皮,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算建成了。“仙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時通風(fēng),又可采光。門口處,選兩根結(jié)實的支柱當(dāng)門框,門朝南。“仙人柱”上的覆蓋物以及其大小要根據(jù)季節(jié)的更迭而變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狍皮覆蓋。一架“仙人柱”約需狍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了。“仙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fēng)向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fēng)涼爽的地方。“仙人柱”既不用釘子,也不用繩,而是利用木桿本身的枝杈交叉而成。
“仙人柱”結(jié)構(gòu)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游獵生活的產(chǎn)物。定居以后,鄂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fēng)寒。
“奧倫” :即高腳倉庫,也是鄂倫春族別具特色的建筑。它是儲藏物品的倉庫。其具體做法是選四根自然生長的呈長方形對角的樹木,在高出地面三米左右的地方把樹頭砍去,在其上面橫鋪木桿,形成底座。再用樹枝做成半圓形的頂棚,覆蓋樺樹皮,用柳條將其捆扎結(jié)實,并在一側(cè)開個小門,就可以用了。為了取東西方便,把兩根較粗的樹干捆在一起,每隔一定距離處砍出一個凹格,作為梯子。為了防止野獸及小動物的侵入,人們將四根柱子的外皮剝光,磨光,使其光滑,使動物不易爬上。“奧倫”中一般存放干肉、糧食以及過季的衣物等。人口為81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