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3 11:21:38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牟姓的來源_牟姓起源_牟姓的來歷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給火神祝融之后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據(jù)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風(fēng)俗通》記載:“牟子國,祝融之后,后因氏焉。”祝融為上古時期掌管火的官職,起初為顓頊曾孫重黎所擔(dān)任。祝融又稱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績,能光融天下,被帝嚳命名為祝融。重黎誅伐共工氏時,因沒有將共工家族斬盡殺絕而被帝嚳誅殺。后帝嚳命其弟吳回繼任,復(fù)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子陸終,承襲火正之職,亦稱祝融。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將祝融之后封在牟(今山東萊蕪辛莊鎮(zhèn)趙家泉村),為那時期的小諸侯國,子爵,因稱牟子國。
源流二
出自以封地名為氏。據(jù)《后漢書·儒林傳》所載,牟長其先封牟,牟長以地為氏。
源流三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家族、朝鮮族、哈尼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牟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牟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岑牟,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岑牟,就是岑鍪,原指是儀仗隊中鼓角士身著的甲胄。鼓角士,就如同今日的軍樂隊,身著岑牟后,甲胄鮮明,威風(fēng)凜凜,好不神氣,因此也就俗稱其為“岑牟”。這在史籍《通史志》中有記載:“岑牟,鼓角士胄也。鍪,通作牟。”
在岑牟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俗稱為姓氏者,稱岑牟氏,后省文簡改分衍為岑氏、牟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晚期賓牟賈,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賓牟氏,是上古時期一個氏族的復(fù)姓。在典籍《廣韻》中記載:“賓牟,復(fù)姓,三氏,<禮記>有賓牟賈。”賓牟賈,春秋晚期人物,是周王室的大夫,與孔子是同一時代人。由于賓牟賈精通樂禮,因此孔子曾稱呼賓牟賈為“吾子”。“吾子”,不是“我的兒子”、“我的晚輩”的意思,而是春秋時期士大夫們對對方十分尊敬的一種尊稱,也是學(xué)生對老師的一種敬稱。在賓牟賈之前,史籍中未見有此復(fù)姓的記載。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根牟國,屬于以國名家氏合姓為氏。在史籍《東萊先賢傳》中,記載有曹牟氏,其代表人物即南北朝時期的平昌人、兗州刺史曹牟君卿。春秋時期,魯國的鄰邊有一根牟國,傳說為顓頊的后裔,是姬姓曹氏小國,子爵,境不過五十里方圓,國都在根牟(今山東沂南東南部)。周定王姬瑜七年(魯宣公姬餒九年,公元前600年),根牟國被魯宣公發(fā)兵吞滅。
在亡國后的根牟國王族子孫中,有以國姓加國名為姓氏者,稱曹牟氏,后省文簡改為單姓曹氏、牟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七
源于東夷族,出自商賈時期鮮牟國,屬于以國名為氏。鮮牟,是上古東夷民族中的一個古國,傳說為祝融的后裔。在西周初期,有東夷民族建立的鮮牟國,當時的鮮牟國在山東半島之南,其國東面臨海,莒國在北,魯國在西,三個諸侯國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三足猗立之勢。
在周成王姬誦七年(公元前1096年待考),周成王開始親政,他在宗周的岐陽(今陜西寶雞岐山南部)召集諸侯們會盟,以樹立自己親政之威。當時楚國、鮮牟國也都參與了會盟會議。由于鮮牟國人是火正祝融之后,就負責(zé)職守庭燎祭神的火堆。但是,周成王認為楚國和鮮牟國皆屬于蠻夷小國,無法與帝王世系的親叔子侄之后、列侯們相比,因此拒絕與他們結(jié)盟。這在典籍《國語·晉語》中有記載:“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shè)望表,與鮮牟守燎,故不與盟。”鮮牟國后為己姓莒國所滅,具體被滅的時間在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春秋初期,莒國從計地(今山東濰坊青州)遷莒地(今山東日照莒縣),國勢漸強,不斷與齊、魯、晉等大國會盟,還對周圍小國持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吞并了一些小諸侯國,鮮牟國當為此際遭到滅頂之災(zāi)。
在鮮牟國滅亡之后,有王族子孫以及國民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鮮牟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鮮氏、牟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八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杞國牟婁、根牟之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牟婁、根牟,是春秋時期杞國的兩個邑地,先后被莒國奪占。在史籍《春秋·隱公四年》中記載:“莒人伐杞,取牟婁。”又在《左傳·宣公九年》中記載:“莒取根牟。”牟婁,在今山東濰水上游,而根牟在今山東沭河上游,殷商時期屬于古牟國,西周時期則為杞國之地。周桓王姬林元年(杞武公三十二年,公元前719年),莒敖穆公執(zhí)政的莒國出兵占據(jù)了牟婁之地,之后的周定王姬瑜七年(莒渠丘公己朱九年,杞桓公姒姑容三十七年,公元前600年)又吞并了根牟。
失去國邑的杞國國民,遂以原先的居邑名稱為姓氏,稱牟婁氏、根牟氏,如六國時賢者根牟子,著書七篇。牟婁氏、根牟氏后又省文簡改為單姓牟氏、婁氏、根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九
源于羋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楚國彌牟氏家族,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彌牟氏,是從楚國貴族羋氏族群中分衍出來的復(fù)姓,與若敖氏同時誕生,因封居于彌牟(今四川成都),其后代中皆沿稱彌牟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牟氏者。但其詳實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源流十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司馬彌牟,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地方叫鄔(今山西介休),在周敬王姬丐六年(晉頃公姬棄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秋季,晉頃公派大夫司馬彌牟去治理鄔邑。
在司馬彌牟的后裔子孫中,一部分人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司馬氏;一部分人以先祖任官地名為姓氏,稱鄔氏;還有一部分庶支則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彌牟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牟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wèi)靈公之孫子南彌牟,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子南彌牟,字子之,又名木,是衛(wèi)靈公姬元(公元前534~前493年在位)的幼子公子郢的兒子。公子郢,字子南,他在周敬王姬丐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擁立侄子姬輒(太子蒯聵之子)為國君,是為衛(wèi)出公。公子郢的兒子彌牟后來以父親之字為姓氏,稱子南氏,因稱子南彌牟。子南彌牟作為公孫,一直擔(dān)任衛(wèi)國的將軍,在衛(wèi)悼公姬黔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455~前450年)還擔(dān)任了國相。子南彌牟逝世后,得謚號為“文”,在史籍《大戴禮記》中記錄了他和孔子的賢弟子子貢的一段著名對話,被后世稱之為“衛(wèi)將軍文子”。他的孫子,就是衛(wèi)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稱“候”的衛(wèi)平侯姬郢(子南勁,公元前332~前283年在位),其后任君主自降為“君”,即衛(wèi)懷君。
在子南彌牟的支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彌牟氏,后皆省文簡改為單姓彌氏、牟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十二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毛忽來氏,亦稱牟乎來氏,源出蒙古扎剌亦爾部首領(lǐng)木華黎的后裔子孫,即木華黎的蒙語讀音。
扎剌亦爾·木華黎,公元1170~1223年,奴隸出身,蒙古民族的偉大英雄。他為人沉毅多智略,又驍勇善戰(zhàn),在輔佐孛兒只斤·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諸部的過程中戰(zhàn)功卓著,被譽稱為孛兒只斤·鐵木真屬下“四駿”開國元勛之一。孛兒只斤·鐵木真被眾人推立為成吉思汗后,敕封扎剌亦爾·木華黎為左萬戶,并賜誓券金印,后來還是攻滅金國的蒙古大軍的最高統(tǒng)帥,爵至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逝世后賜謚“忠武”。扎剌亦爾·木華黎的后裔子孫皆以其名字為姓氏,稱毛忽來氏,世居鄂爾多斯(今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原境包括今伊克昭盟的大部地區(qū),明朝成化年間改稱“鄂爾多斯”。
明朝中葉以后,毛忽來氏族部落多以先祖名字的諧音分別改姓為牟氏、何氏、李氏等。蒙古族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源流十三
該支牟氏,是在明朝初期從湖北麻城的李氏家族一支所改,傳說該氏族祖先是李世民的第十九世嫡孫。元朝末期湖北江陵元帥李黼的后人李原誠,因組織反元之事敗露,被元朝廷抄家。當時逃出的五兄弟被元兵追殺,臨到一條大河過不去,幸好神佛派一黑虎將兄弟五人背過大河。之后,五人有感佛德,遂取釋迦牟尼佛之牟字為姓氏,改稱牟氏,世代相傳。今主要分布在重慶市萬州區(qū)一帶,以及四川部分地區(qū)。注意:只有該支牟氏讀音作móu(ㄇㄡˊ)。
源流十四
中國有一年輕牟氏。先祖為李黼,生獨子李八真(配牟氏),李八真生四子:原誠、原諒、回祖、么祖。為了避禍,除原諒姓李外,其他兄弟三人改姓牟。這支牟姓的人數(shù)超過20萬人,至今約有700年歷史。
遷徙分布
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發(fā)祥于山東地區(qū),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一十七位,人口約九十八萬四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7%左右。牟姓是發(fā)祥于今山東的古老姓氏。在得姓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牟姓一直以山東為其繁衍發(fā)展的中心,并以此為中心,緩慢地向周邊省份遷衍。戰(zhàn)國時齊有大夫名牟辛,西漢有經(jīng)學(xué)博士牟卿,東漢有樂安臨濟(今山東省濟陽)人、太尉牟融及其子牟紆,還有北海安丘(今屬山東)人、經(jīng)學(xué)家牟長及其子牟麟。通過這些見諸史冊的名人籍貫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漢代以前,山東大地仍是牟姓人之主要繁衍地,而著有《尚書章句》的牟長,因其對于《尚書》的輝煌貢獻,為牟姓爭取了應(yīng)有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今天,提起“牟氏章句”,仍為研究《尚書》者奉為重要依據(jù)。魏晉南北朝時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軍閥割據(jù)等政治紛爭,使此際呈現(xiàn)出一種社會大動蕩,民族大融合,百姓大流亡的社會景象。偏安山東半島的牟姓必然遭受沖擊,顛沛流離,徙奔異鄉(xiāng)勢在必行。據(jù)《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載,牟姓郡望有三:巨鹿郡、平陽郡、滎陽郡。表明此際至隋唐,在今河北巨鹿、山西臨汾、河南滎陽一帶,牟姓為當?shù)孛T望族,而且人口繁衍興盛,社會地位尊貴。唐末僖宗李儇時,閹宦當權(quán),災(zāi)旱連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官員盤剝沉重,終于導(dǎo)致王仙芝、黃巢揭桿而起。公元808年,黃巢攻陷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唐僖宗狼狽逃亡入蜀,時陜、豫之牟姓有隨之入川者,亦有豫地之牟姓順漢水南下,進入湖北。兩宋之際,由于川地山關(guān)阻隔,交通閑塞,戰(zhàn)火難至,故川地之牟姓發(fā)展較快。南宋偏安江南后,有北方之牟姓徙居江南,亦有川地之牟姓因仕宦或其它原因進入當時的國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附近,如牟獻由隆州井研(今屬四川。┽憔訁桥d(今浙江省湖州)。明初,山西牟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清康乾年間以后,有冀、魯、豫地之農(nóng)民闖關(guān)東到東北三省。
如今,牟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二省之牟姓約占全國漢族牟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牟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