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當前位置:首頁 > 姓名算命 > 姓氏起源 >

介姓的來源_介姓起源_介姓的來歷

更新時間:2016-03-03 11:02:36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介姓的來源_介姓起源_介姓的來歷

介姓的來源_介姓起源_介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介,姓氏,有多個起源,其一為源于媯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窺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其二為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族介子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介[介,讀音作jiè

第一個淵源

源于姜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窺之后,屬于以國名為氏。夏王朝末代君主姒履癸執(zhí)政時期(約公元前1818~前1766年),屬下有個大夫叫介之窺。介,古國名,為東夷族一個部落方國,國君首領稱介,介之窺就是該國之貴族,在夏王朝末期的都城斟郇(今山西運城臨猗牛杜鎮(zhèn)鐵匠營村郇陽城)為朝堂大夫,在典籍《夏典》中,記載其“有虞賓之位。”古介國在史書中極少有記載,但其一直到西周時期國祚仍存,直至春秋時期依然是一個小諸侯國。周襄王二十一年(魯釐公姬申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介國君主還派使臣葛盧到魯國去朝覲

魯釐公(魯僖公),說明介國的社會地位僅僅是魯國的一個附庸國。這在史籍《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中有記載:“介葛盧來朝。注:介,東夷國。葛盧,名。”古介國最終被魯國吞滅,具體時間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在介國滅亡之后,即有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國人以先祖介之窺的名字為姓氏者,稱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族介子推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待考,亦稱介子、介之推、介推,另外還有姓王名光之說,西周晉國人(今山西介休),生年待考。介子是公子姬重耳(獻公子、晉文公)的微臣。據(jù)《介休縣志》記載,“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于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可憐見的,一代佐君重臣,竟然被君燒死。但又據(jù)史籍《通志》記載,“介子推隱后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姬綏執(zhí)政年間,即周定王姬瑜元年~六年(公元前607~前600年)之間。介子推的出身和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驪姬之亂”后,晉公子姬重耳避難奔狄國,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如此,則介子推早年也曾隨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姬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最后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在介子推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介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介氏正宗。介氏族人大多尊奉介子推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北周、唐、五代時期鮮卑宇文氏介國公,屬于以先祖爵號為氏。魏、晉兩朝時期,北方鮮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來是漢朝時期南匈奴的一個分支,在東漢晚期至三國初期形成一個部落群體,族人自稱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后裔。歷史上記載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書》,其中稱宇文部源自神農(nóng)氏,因此應當源于姜姓。中國的史學界一般認為,宇文部是公元一世紀時北匈奴被東漢擊走西遷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眾東遷與鮮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

按史籍《周書》的記載:葛烏菟的后代普回襲任大人之職后,他在打獵時于河邊拾到一顆玉璽,上刻“皇帝璽”三字,大喜之下自以為是天授神權,當?shù)厝撕籼鞛?ldquo;宇”,呼君為“文”,“宇文”意即“天子”,于是,這位普回大人便自己號稱宇文氏,而自己的部落就叫作宇文部。當然,后世史學家認為這純粹是牽強附會之說。到了東晉時期,宇文部開始進據(jù)中原,號稱宇文國,后由宇文泰在南北朝時期建立了北周政權。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獺,代郡武川人(今內(nèi)蒙古武川),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tǒng)治者,西魏禪周后,追尊為北周文王,廟號太祖,至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再次追尊為北周文皇帝。宇文泰是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統(tǒng)帥。北周政權歷閔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傳至宇文闡。宇文闡,公元573~581年,亦稱宇文衍,就是著名的南北朝時期北周北周末代皇帝靜帝宇文闡(第五代,公元579~581年在位)。宇文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孫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長子。

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北周宣帝自稱天元皇帝,讓位給時年僅七歲的太子宇文闡。由于宇文闡實在年幼,遂由隋國公、外祖父、丞相楊堅輔政。宇文闡封楊堅為莊大相。到了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的農(nóng)歷1月,楊堅走了一個前人多次使用過的“體面”形式——皇帝禪讓帝位:他讓手下人替北周靜帝寫好退位禪讓詔書,然后送到他的隋國公府邸。楊堅假意推辭,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裝,登上心儀已久的寶座,這時的楊堅剛四十歲。農(nóng)歷2月,宇文闡“禪位”于隋國公楊堅。楊堅即皇帝位,稱文帝,改年號為“開皇元年”,敕封宇文闡為介國公,邑五千戶,為隋室賓,車服禮樂一如北周制,上書不為表,答表不稱詔。就此,北周政權原來的宇文氏諸王,盡降為公。這段歷史在史籍《周書》中還有記載:“堅曰:微子之封,皆所以啟迪前王,發(fā)揮后嗣。故介國公宇文闡,倬彼茂緒,曰予嘉客。肅雍成性,溫潤合禮。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復爾國,以承天休。可襲封介國公。”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農(nóng)歷5月,宇文闡即被毒殺,可憐時年僅九歲。死時無子,隋文帝賜其謚為“靜皇帝”,葬恭陵。之后,隋文帝以宇文氏族人宇文洛嗣承公爵,因為宇文洛一直忠實于自己。介國公一爵世代由宇文氏族人承襲,爵號傳國一直至五代的后晉時期。

在宇文洛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爵號為姓氏者,稱介氏,后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介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八百三十四位,以太原為郡望。

今北京、河南省的鄭州市、南陽市、新鄉(xiāng)市原陽縣、衛(wèi)輝市、開封市、漯河市舞陽縣、陜縣、臨潁縣、平頂山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洪洞縣、運城市絳縣、夏縣、臨猗縣,山東省的濟寧市金鄉(xiāng)縣、榮成市,河北省的邢臺市、石家莊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的廣州市,陜西省的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甘肅省的隴南市,蘭州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浙江省的嘉興市海鹽縣,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墨西哥等地,均有介氏族人分布。

上一篇:夾谷姓的來源_夾谷姓起源_夾谷姓的來歷
下一篇:晉姓的來源_晉姓起源_晉姓的來歷
相關文章
逄姓的來源_逄姓起源_逄姓的來歷 媯姓的來源_媯姓起源_媯姓的來歷 暢姓的來源_暢姓起源_暢姓的來歷 野姓的來源_野姓起源_野姓的來歷 勵姓的來源_勵姓起源_勵姓的來歷 強姓的來源_強姓起源_強姓的來歷 沈姓的來源_沈姓起源_沈姓的來歷 東方姓的來源_東方姓起源_東方姓的來歷 士姓的來源_士姓起源_士姓的來歷 烏孫姓的來源_烏孫姓起源_烏孫姓的來歷
推薦欄目
生辰八字運勢運程在線排盤抽簽情侶速配民俗預測姓名測試手相圖解面相圖解痣相圖解風水知識周公解夢趣味測試節(jié)日祝福陰陽歷轉(zhuǎn)換萬年歷
如果您不想在當前使用的電腦留下您的算命記錄,請點擊首頁的“重新測試”按鈕,如果沒有此按鈕,說明您的信息已經(jīng)清除
周易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算卦習俗同樣有著長遠的影響,請科學的對待它們,不要執(zhí)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大家找算命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