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2 17:40:48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建姓的來源_建姓起源_建姓的來歷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太子建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左傳》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平王熊棄疾(羋居)有個兒子叫建,史稱太子建。楚平王派大夫伍奢做他的太傅,費無忌做他的少傅。那位費無忌對太子建不忠心,一直想要獻媚楚平王。而太子建尊重奢而嫌惡費無忌,費無忌暗自銜恨。周景王姬貴十八年(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十五歲,費無忌對楚平王說太子建可以成家了。楚平王便為太子建聘了秦國公主孟嬴為夫人,命費無忌到秦國去迎親。到秦國后,費無忌發(fā)現(xiàn)孟嬴貌美,當(dāng)孟嬴到郢都后,費無忌便勸楚平王自娶,他對楚平王說:“這是個絕代美女,大王可以自己娶了他,再給太子另外娶個媳婦就行了。”楚平王好色,不管兒子作何感想,居然掉包。于是,楚平王就先奪子媳,自己娶了孟嬴,另外再給太子建娶了個齊國女子作媳婦。由此,楚平王對費無忌就格外寵信了。費無忌用秦國美女向楚平王獻媚以后,就趁機離開了太子建去侍奉楚平王。但他又擔(dān)心自己做的這事太缺德,哪一天楚平王死了,太子建繼位后肯定會殺了自己,便詆毀太子建。太子建的母親是蔡國人,楚平王本來就不寵愛她,再聽了費無忌的讒言后,也就越來越疏遠太子建,后來干脆派太子建去駐守城父(今湖北襄樊襄城區(qū))。伍子胥為感謝當(dāng)年漁翁救命之恩,遂罷兵而退,鄭國由此得救。后來鄭獻公論此功,特封漁翁之子為大夫,賜居?xùn)|城。日后漁翁之子病故,遂葬于溱水東岸沙崗上,史稱漁夫子冢。楚昭王出逃后進入云楚大澤,不久就遭到強盜的襲擊,楚昭王又逃到了鄖國。當(dāng)時鄖公的弟弟懷說:“楚平王殺死了我們的父親,我們借此機會殺死他的兒子,不也是可以的嗎?”而鄖公擔(dān)心他的弟弟真去殺死楚昭王,就和楚昭王一起逃到了隨國。吳國大軍趕到,包圍了隨國,并對隨國人說:“在漢水流域的周朝子孫,都被楚國給消滅了。”于是姬姓的隨國人便要殺楚昭王,王子綦趕緊把他藏起來,自己冒充楚昭王來搪塞他們。后來隨國人算了一卦,卦象表明若把楚昭王交給吳軍,就會不吉利,于是謝絕吳國,不交昭王。“漁夫子冢”在鄭、韓故城以東黃水河?xùn)|岸,即今河南省新鄭市城關(guān)雙洎河(古洧水)與黃水河(古溱水)交匯處、人民路北側(cè),有兩座墓冢東西并排在矗立在荒崗上,西墓冢高約十米,為漁父之墓,東墓冢高約八米,為漁子之墓。兩冢相連周長有一百八十五米左右。
太子建、公子勝的后裔中分衍有公建氏、子建氏,后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建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三國時期孫吳國都城建業(yè),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建業(yè),即今江蘇省會南京市。西周時期,建業(yè)為吳伯周章的封地。春秋時期,勢力范圍在江南地區(qū)的吳國,到第十九世吳王壽夢時變得日益強大,曾經(jīng)聯(lián)晉攻楚。
周敬王姬丐(姬匄)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朝天宮后山設(shè)立冶城,鑄造兵器,此處便成為吳國的冶鑄重鎮(zhèn)。吳越之爭以吳國滅亡告終后,周元王姬仁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大夫范蠡筑城以圖消滅楚國,稱霸江淮。范蠡筑所筑之城是歷史上在建業(yè)建造的最早的一座城池,后人稱其為“越城”。戰(zhàn)國初年,越國本想征服楚國,結(jié)果反被楚國打敗。楚國征服越國后“盡取吳故地,東至于浙江”,設(shè)置了江東郡。楚威王熊商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遂于周昱王三十六年(周顯王)姬扁(公元前333年)建城,置金陵邑。到了東漢末年,孫權(quán)在江東積極擴張勢力,于東漢獻帝劉協(xié)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移治金陵,并改金陵為秣陵。東漢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孫權(quán)在此筑石頭城,改稱建業(yè)。吳國名臣張纮以為此地有天子氣,勸孫權(quán)定都于此,孫權(quán)采納,此為南京建都之始,孫吳國在金陵邑的基礎(chǔ)上大力修城,“用儲軍糧、器械”,這就是著名的石頭城(又稱石首城)。石頭城臨江控淮,恃要憑險,是東吳水軍江防要塞和城防據(jù)點。石頭城跨水而立,周圍數(shù)十里,設(shè)有子、羅城二重城,商業(yè)繁華,盛況非常。“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yè)死,不止武昌居”,這是當(dāng)時東吳最流行的民謠之一。以建業(yè)為中心的長江下游百姓都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資,逆流而上供應(yīng)最初定都于武昌的東吳朝廷;所以孫權(quán)雖然于漢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決定建都于“鄂”,將鄂縣改稱為“武昌”,并且于孫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但在江東大族的強烈要求下仍舊還都建業(yè)。其后主孫皓于孫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又一次執(zhí)意要遷都武昌,結(jié)果也遭到舉國上下強烈的反對,不得不再次還都建業(yè)。
“三國爭雄,司馬得利”——到了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馬懿的裔孫晉武帝司馬炎率晉朝軍隊攻破東吳都城建業(yè),孫吳國滅亡,晉朝終于再次統(tǒng)一了三國以來紛亂的中原地區(qū)。孫吳國滅亡后,其原居國都之民有取居邑名稱首字為姓氏者,稱建氏,以念故國,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于皇室。河南省靈寶市西水頭村建氏家族有一個傳說,明朝建文帝兵敗后,從皇室出走,隱姓埋名,輾轉(zhuǎn)全國各地,與隨從多人改朱姓為建姓。
建姓在西水頭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靈寶內(nèi)外的建姓人口均認(rèn)為其根源在西水頭。然而,古今編寫的《百家姓》、《千家姓》、《辭!贰ⅰ掇o源》等均沒有建姓記載,甚至信息發(fā)達的網(wǎng)絡(luò)上都搜索不出建姓的來歷?梢娖錃v史非久。若要追根溯源,就只能用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后的下落謎團說起。
朱元璋建立明朝,立嫡長子朱標(biāo)為太子,其他諸子分封各地為王。朱標(biāo)太子不幸病故,朱元璋又依照嫡長子繼承制立朱標(biāo)的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薨,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他采取謀臣建議,進行削藩,先剝奪了幾個弱勢叔父王權(quán),引起鎮(zhèn)守北京的四叔父燕王朱棣不滿,1401年即建文3年,燕王以“清君側(cè)”為名,率軍向明朝國都南京發(fā)動進攻,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即建文4年攻入,皇宮起火,朱允炆便“不知所終”,活不見人,死不見尸。至今仍是歷史疑案。
傳說,因皇宮失守,建文皇帝引若干親隨從地道逃出,流落民間,屢遭追殺。永樂皇帝朱棣又派鄭和率龐大船隊下西洋尋找。建文帝遂決定以在位時年號中的“建”字為姓,終于躲過盤查,落腳豫西,在靈寶東塬南端干旱缺水、人跡罕至的塬頭溝壑間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后代得以延續(xù)。
此傳說得到一些事實印證。一是《明史》載建文帝“不知所終”,永樂帝朱棣不斷派人稽查,使朱允炆改名換姓、以年號為姓的行為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可能性,為民間傳說提供了空間。二是建姓到現(xiàn)在只傳到28世人。18世人建萬一先生于2006年才去世,其妻尚健,F(xiàn)仍有19世人男性21位。大多為23—25世人。按20年一世人計算,建姓誕生只有600年左右,應(yīng)在1402年以后。三是現(xiàn)存祠堂石碑碑文中有“吾建氏家世系族兵焚以后家譜失遺”的話,似在含蓄地記錄兵臨城下、皇宮起火、建文幸逃一事。四是南北院在清朝嘉慶年間給其十世祖立的墓志碑,開宗明義,“我建氏據(jù)此數(shù)百年矣。”正是建文、永樂后約300年。五是據(jù)老人們回憶,建姓祠堂原有木制對聯(lián)一幅,其中上聯(lián)早遺,其意無考。下聯(lián)是“祖居不知何名,五世而姓顯”,說明前四世隱姓埋名,不敢公開身份,屬于逃亡階段;六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皇帝全傳》上說建文帝逃出宮時在老家鳳陽留有一子,永樂帝命其名曰“建庶子”,將其軟禁,不準(zhǔn)出門,直到1426年繼位的宣德皇帝才下令恢復(fù)“建庶子”自由。這亦將建姓和朱允炆后代聯(lián)系起來。
遷徙分布
建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今在貴州省有建氏家族約二百三十余人,主要分布在貴陽市所轄的清鎮(zhèn)市、以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廣順鎮(zhèn)等地。在河南省有建氏家族約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靈寶市陽店鎮(zhèn)西水頭村周口市龍曲鎮(zhèn)小吉店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