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2 13:04:56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阿姓的來源_阿姓起源_阿姓的來歷
發(fā)音源
阿(姓氏),多音字。讀音作kē(ㄎㄜ),亦可讀作ē(ㄜ)、ā(ㄚ)。
ē 音源流
源流一
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為氏。據(jù)《管子·地數(shù)》稱伊尹“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輔佐商湯先后滅掉葛、韋、顧、昆吾等方國,最后一舉滅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湯尊為“阿衡”(相當于宰相)。其支孫有的以祖上官職為榮,遂以阿字為姓,稱為阿氏。
源流二
出自南北朝時鮮卑族復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阿賀氏、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隨漢俗改為阿氏。據(jù)《魏書·官氏志》載:“阿伏于氏,后改為阿氏。”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遷都洛陽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詔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稱阿伏干)這一少數(shù)民族姓氏就自行簡化作阿了。這種簡化便成了后來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據(jù)。
ā 音源流
源流一
源自蒙古族,大部分在青海省境內,姓取自以阿開頭為名的祖先,本來生活在內蒙草原,后輾轉遷至寧夏,南京等地,最終于明萬歷年間隨柴國柱(柴總兵)遷至西寧衛(wèi)境內(今青海省大通縣)。由于當時是阿氏兩個兄弟在為柴總兵負責管理馬匹糧草等物資,所以柴總兵讓其分開駐扎在兩個地方。一個離柴總兵駐所(大通縣柴家堡村)近(即大通縣黃家寨鎮(zhèn)阿家臺村),而另一個相對較遠一些(即大通縣朔北鄉(xiāng)阿家堡村)。經過四百多年的繁衍,兩兄弟的后人已經成為兩個單獨的村落,即大通縣朔北鄉(xiāng)阿家堡村和大通縣黃家寨鎮(zhèn)阿家臺村。而到今天青海省境內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阿姓后人,如大通縣黃家寨鎮(zhèn)下陶村和湟中縣上五莊村等地。
源流二
出自回族,以經名為氏。在中國回族中,以“阿”音起頭的經名很多,這是形成阿姓的來源之一。如在元代的官員中就有阿刺淺、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蘭、阿葩實、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馬等幾十人。在明代,還有回回天文學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一些回回人將與阿無關的經名改為阿姓的也有。如清代內務府回回人海里瑪,后改阿姓,遂成為了回族阿姓的又一支。阿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
源流三
姓出自滿族姓氏:在中國滿族中,也有很多以“阿”音起頭的姓,在改漢姓(幾乎沒有滿族人用滿姓了)的時候大多直接改為阿,改為阿姓的滿族老姓包括:巴爾拉氏、烏扎庫氏、阿哈覺羅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爾布氏、阿賚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阿其格查依爾氏(鄂倫春族)、阿爾丹氏(達斡爾族)等。
kē音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王室輔弼大夫阿者,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阿者,亦稱可者,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內宮官職,類似如今的幼兒園老師。“阿”、“可”二字在上古時期讀音相同。在典籍《禮記·內則》中記載:“阿者,王族保育孺子,需從‘諸母’、‘阿者’中選出‘慈母’、‘保姆’來充任。”后王族以長老來教養(yǎng)監(jiān)護王室弟子,所選教師皆稱之為“阿”,學識淵博、嚴慈兼?zhèn),負責服侍、教育王族貴胄的子弟。以后,“阿”作為從政治上監(jiān)護君王的長老,就成為君王的特別輔弼大夫,遂成官稱。
在阿者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阿氏,讀音作kē(ㄎㄜ)。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衛(wèi)國之邑阿澤,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阿澤,亦稱柯澤,最初為春秋時期衛(wèi)國柯邑的一個地名,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部,是一個大湖,因在衛(wèi)國的柯邑,所以衛(wèi)國人稱其作“柯澤”,后被齊國奪去。到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改稱其為“阿澤”。
據(jù)史籍《左傳·襄公十四年》中記載:“衛(wèi)獻公戒孫文子、寧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鴻于囿。二子従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怒。孫文子如戚,孫蒯入使。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大師辭,師曹請為之。初,獻公有嬖妾,使師曹誨之琴,師曹鞭之。獻公怒,鞭師曹三百。故師曹欲歌之,以怒孫子以報公。獻公使歌之,遂誦之。蒯懼,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并帑于戚而入,見蘧伯玉曰:‘君之暴虐,子所知也。大懼社稷之傾覆,將若之何?’對曰:‘君制其國,臣敢奸之?雖奸之,庸如愈乎?’遂行,従近關出。獻公使子蟜、子伯、子皮與孫子盟于丘宮,孫子皆殺之。四月己未,子展奔齊。獻公如鄄,使子行于孫子,孫子又殺之。獻公出奔齊,孫氏追之,敗公徒于阿澤。鄄人執(zhí)之。”衛(wèi)獻公姬衎是衛(wèi)成公姬鄭的曾孫,這個人昏庸無道,不講情理。衛(wèi)獻公邀請他的大臣孫文子(孫林父)、寧惠子(姬殖)吃飯。這兩個人很早就前去等候,但是兩人從早晨一直等到太陽落山,也沒有見到衛(wèi)獻公的影子。這時候一個隨從走過來告訴他們說衛(wèi)獻公自己到苑囿中打獵去了,孫文子、寧惠子知道后非常生氣,但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便只好跟隨他去苑囿面見衛(wèi)獻公。衛(wèi)獻公聽說他們兩人來了,竟然連衣服都不換,直接穿著打獵時的裝束去接見他們,按照當時的禮節(jié),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孫文子、寧惠子兩人被這樣不禮貌的舉動徹底激怒了,他們二話沒說,轉身就走,隨后帶著自己的家人逃亡到了宿這個地方。
衛(wèi)獻公有一個小妾,非常喜好音樂,于是衛(wèi)獻公就請了一個曹國的著名樂師教她彈琴。那位樂師教課非常嚴厲,當衛(wèi)獻公的小妾琴彈得不好的時候,他就用鞭子打她,以示懲戒。而那位小妾不但不懂樂師的良苦用心,反而對他的懲罰懷恨在心,一心想找機會進行報復。于是,她就依仗衛(wèi)獻公對自己的寵愛,在衛(wèi)獻公面前用惡語讒毀曹樂師說:“大王,曹樂師這個人性格非常暴戾,奴婢練琴時稍有不慎,他就用鞭子抽打我,打得我是遍體鱗傷。”衛(wèi)獻公就聽信了愛妾的讒言,對曹樂師的無禮感到非常憤怒,于是就將派人將曹樂師抽打了三百鞭。孫文子的兒子曾經多次侍候衛(wèi)獻公喝酒,所以與曹樂師很熟悉,并且關系十分要好。他看出父親對衛(wèi)獻公非常憤怒,就一直想讓自己的父親起兵造反,但又不敢直言,于是就想了辦法,邀請曹樂師到孫文子的府上去演唱《巧言》這首詩歌的末章,想以此來激怒父親,去報復衛(wèi)獻公;而曹樂師因為怨恨衛(wèi)獻公曾經鞭打他,一直也心有不滿,所以便同意去演唱,并且唱得很投入。孫文子果然被激怒了,于是就準備起兵造反。為了慎重起見,他先是去向蘧伯玉征求意見,蘧伯玉認為這件事事關重大,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便沒有明確表態(tài)。孫文子見蘧伯玉態(tài)度如此不堅決,怕他泄露秘密,便下定決心立即行動。結果衛(wèi)獻公連夜逃跑,孫文子一直追到柯澤,在其地打敗衛(wèi)獻公的護衛(wèi),衛(wèi)獻公卻逃到了齊國。齊景公姜杵臼收留了衛(wèi)獻公并把他安置在了聚地。然后孫文子、寧惠子共同擁立了衛(wèi)獻公的叔父姬秋繼承了王位,這就是衛(wèi)殤公。衛(wèi)殤公繼位以后,分封了孫文子。后來,孫文子居功自傲、飛揚跋扈,絲毫不把衛(wèi)殤公放在眼里,逐漸威脅到衛(wèi)殤公的統(tǒng)治。這時候,孫文子正好與另一個權臣寧喜(寧惠子的兒子)因為爭寵而互相憎惡,于是衛(wèi)殤公便利用這一點,暗里支持寧喜去攻打孫文子。在衛(wèi)殤公的幫助下,寧喜最終打敗了孫文子,孫文子只好逃到晉國避難。為了報復衛(wèi)殤公,孫文子就請求晉平公姬彪護送衛(wèi)國原來的國君衛(wèi)獻公回國去取代衛(wèi)殤公的統(tǒng)治。齊景公聽到這個消息以后,便和衛(wèi)獻公一同會見晉平公謀求幫助。晉平公在他們的勸說下,決定討伐衛(wèi)國。為了便于討伐順利進行,就要先把衛(wèi)殤公給捉住,因此,晉平公便誘騙衛(wèi)國說兩國要訂立盟約,要衛(wèi)殤公前來商談具體的合作事宜。
由于晉國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強國,所以衛(wèi)殤公得知晉平公要與自己合作訂立盟約的消息以后非常高興,絲毫沒有多想便馬不停蹄地前去會見晉平公。晉平公就暗地里派人逮捕了衛(wèi)殤公和寧喜,然后,又發(fā)兵護送衛(wèi)獻公回國。在流亡十二年以后,衛(wèi)獻公終于回國復位了。復了位的衛(wèi)獻公不忘自己曾在柯澤被敗的恥恨,將孫文子、寧惠子之族改姓為“柯”氏,然后驅逐出衛(wèi)國。
到戰(zhàn)國時期,柯氏一族因“柯澤”改稱為“阿澤”,因此有人隨之改稱阿氏者,但讀音仍作kē(ㄎㄜ)。著名的香港影視明星“小黑子”柯受良,就是該族后裔。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兩漢之際新朝官吏阿輔,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阿輔,是兩漢之際王莽成功篡滅西漢后,仿周制所設置的一種官稱,專職負責教導太子,是太子“四師四友”之一,官秩如同大夫。
四師是:師疑、傅丞、阿輔、保拂。當時,王莽以大司徒馬宮為師疑,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圣為阿輔,京兆尹王嘉為保拂,是為四師。這四個人學識淵博、為人老成,因此被王莽指定為太子王臨的輔弼大臣。
四友是:胥附、奔走、先后、御侮。當時,王莽以尚書令唐林為胥附,博士李充為奔走,諫大夫趙襄為先后,中郎將廉丹為御侮,是為四友。這四個人文武全才、機巧靈活,因此被王莽指定為太子王臨的隨身侍從。
新地皇四年(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農歷10月3日,王莽在漸臺被殺,屬官四散,在博士袁圣的后裔子孫中,有避災難而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改稱阿氏、輔氏。后在漢更始二年(公元24年)農歷2月,更始帝劉玄到長安,下詔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因此,大多數(shù)袁圣的后裔族人又改回為袁氏,但仍有遷逃于北地燒當羌族政權中以避國難的族人,仍稱阿氏,世代相傳至今,讀音作kē(ㄎㄜ)。
遷徙分布
在青海省大通縣的阿(a)家堡、阿(a)家臺、下陶村等地的阿氏,祖先均系蒙古族,因為和漢族聚居多年,被當?shù)氐娘L俗習慣同化,但經過追根尋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正民族,改漢為蒙。而這些家族都繼承父輩民族,統(tǒng)一以蒙古族填報后代民族。而河北磁縣高臾鎮(zhèn)的阿氏,均系漢族。阿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