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2 11:08:49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召姓的來源_召姓起源_召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又據(jù)《通摯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tǒng)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稱位召公或召伯。他后來還被封于燕國,他派兒子去管理燕國,自己留在鎬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亂,“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勞。他的子孫襲召公一直是周朝的執(zhí)政大臣之一。周室東遷后,召公的采邑也隨之東移,遷徙地在今陜西省境內(nèi)。后來,燕國被秦國所亡,召公的子孫以原封地“召”為姓,稱召氏。據(jù)《氏族博考》所載:“召與邵,春秋本一姓,后分為二。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邑。”由此可見,召氏和邵氏其實同出一姓,只是寫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歷史上沒有留下史料記載,改姓的時間說法不一。據(jù)有關(guān)學者考證,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時,又據(jù)有關(guān)資料可知,至漢乃有以召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見了。
得姓始祖:姬奭[shì]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當時著名政治家,因他食邑在召,所以又稱為召公、召康公或召伯。姬奭曾輔佐周武王在滅商戰(zhàn)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成王時被封于燕國(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部),他派長子去管理燕國,自己留在鎬京(今陜西省長安縣)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他的子孫世襲其位,也都稱“召公”,與周公共同輔掌周朝國政。周王室東遷后,召公的采邑也隨著東移,遷徙到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公元前222年,燕國為秦國所滅,召公的子孫就以原封地“召”為姓。漢代以后,召姓子孫大多把“召”改成“邵”,從此誕生了邵姓。故召、邵氏族人都尊姬奭為召、邵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