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當前位置:首頁 > 姓名算命 > 姓氏起源 >

果姓的來源_果姓起源_果姓的來歷

更新時間:2016-03-02 10:12:55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果姓的來源_果姓起源_果姓的來歷

果姓的來源_果姓起源_果姓的來歷

姓氏淵源

果(guǒ)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于媯姓,出自西漢末期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于避難改姓為氏。西漢晚期,新都侯王莽逐漸成為西漢政壇上治國平天下的風云人物,依仗姑母王政君(漢元帝皇后)的權勢成為大司馬,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5~前33年)逝世后,立九歲的劉衎為漢平帝,王莽自己獨霸漢朝廷政。為鞏固自己的權勢,王莽在漢平帝十二歲時,說服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將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墒腔槎Y后不到兩年,隨著年齡增長,漢平帝與王莽的沖突越來越激烈,王莽不許漢平帝的母親衛(wèi)姬與他團聚,還殺害了漢平帝的舅舅一家,以防止他們成為新一派的外戚。為此,漢平帝懷恨在心,情緒表露于外。王莽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王莽居攝元年(孺子嬰元年,公元6年)索性毒死了漢平帝,立兩歲的劉嬰為帝,即孺子嬰。而王皇后年僅十四歲就當上了“皇太后”。

新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滅亡了西漢王朝,自立為帝,建立了新朝政權。自己的女兒當然也就不是太后了,被王莽封為“黃皇室主”。但他沒想道,女兒竟是一個忠貞不渝的人,對父親的行為痛斥不已,并屢次拒絕了父親安排的改嫁他人。新朝地皇四年(西漢更始帝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農民起義軍綠林軍攻入長安,殺死了王莽,燒毀了宮殿。王太后卻不肯逃走,毅然迎向火海,化為灰燼。后來的晉朝長安縣令潘岳在《西征賦》中這樣評價這位王太后:“瞰康陵之孤墳,悲平后之專杰,央厥父之篡逆,蒙漢恥而不雪,激義成而引決,赴丹焰以明節(jié),投宮火而焦糜,從灰熛而俱滅。”

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為避新都之亂,紛避各地,改姓易名。其中有羞于與王莽同姓者,遂易姓為果氏,以警“因果”之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于彝族,出自出古巴子國附庸果氏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據(jù)史籍《逸周書·史記篇》記載:“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內外不附而亡。”在史籍《路史·國名記》中亦有果氏的記載。彝族果氏,實際上源出惈惈部落,亦稱倮惈人,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對其的稱謂。惈惈部落所居之地在漢武帝劉徹收夜郎國版定西南以后稱為果州,故址在今四川省的閬中、南充一帶。倮惈部族人被稱之為果氏,后自引為姓氏。果氏族人,即以果州地名為姓氏之四川古代土著居民,在戰(zhàn)國時期曾建有果氏國,為古巴子國的附庸。后有果氏族人要以新易舊,結果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嫉妒怨恨,新舊大臣之間不和,國內結黨相爭,分別在暗中與外國勾結,果氏國因此自毀滅亡。

果氏國滅亡之后,果氏族人遂逐漸分遷各地,世代相傳至今,最大的一支為果基氏家族,主要族群分布在四川省的大、小涼山地區(qū)。

第三個淵源

源于改姓,出自清朝初期遼東果氏家族,屬于帝王賜改姓為氏。據(jù)家譜文獻《懷善堂果氏宗譜》記載,今遼東地區(qū)的果氏一族,祖籍為明朝時期的山東蓬萊,原姓一說為高氏,一說為展氏、或戰(zhàn)氏,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年(后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其先人不堪忍受明朝的腐朽統(tǒng)治,遂率族人攜所轄軍船沿渤海北航抵達遼東的尼稚滿山寨(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投奔后金政權。當時的后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非常高興,封其所率之軍民為“天佑軍”,并以此組建了后金政權最早的水軍。

到了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果氏天佑軍統(tǒng)領松山率水軍隨著名的抗俄英雄富察·薩布素沿黑龍江北征羅剎國(沙俄),經過與沙俄侵略軍的激戰(zhàn),一舉收復了雅克薩城。雅克薩之戰(zhàn)勝利后,富察·薩布素被滿清政府晉封為黑龍江將軍,其麾下的果氏家族亦隨富察·薩布素移駐到齊齊哈爾,康熙大帝以其作戰(zhàn)“英勇果敢”而賜姓為“果”,首領改稱果松山,其族亦改稱果氏,還親賜果松山的府邸為“大夫第”。

今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的“果家大院”,后因戰(zhàn)亂頻乃,康熙大帝御題的“大夫第”堂匾和許多書畫詩稿等皆散失不再,現(xiàn)尚存有《懷善堂果氏宗譜》一部,被收藏在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圖書館。

第四個淵源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滿族愛新覺羅氏,滿語為Aisingioro Hala,其家族后裔中有果氏。該支果氏源出清康熙大帝第十七子果親王愛新覺羅·胤禮,公元1697~1738年,母親為清康熙大帝妃子純裕勤妃陳氏(清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被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成年后掌正紅旗,喜好工程技術。清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后,為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稱愛新覺羅·允禮。果親王曾秘密奏請蠲免江南諸省民欠漕糧、蘆課、學租、雜稅,得到清雍正皇帝允準,因而獲“秉性忠直、存心寬厚”之贊譽。清乾隆元年因罷雙俸,過三年卒,謚“毅”。果親王著有《春和堂集》、《工程做法》等書。在其后裔子孫中,有在清朝中期以先祖王爵稱號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果爾吉氏,亦稱郭爾吉氏,滿語為Gorgi Hala,漢義“鏟子”,世居郭洛羅河、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縣境)、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伯都訥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滿族、錫伯族果爾吉氏多冠漢姓為果氏、吉氏、郭氏、高氏、葛氏等。

⑶.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眾多、龐大”,部眾龐大,世居查庫木(查昆木、扎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部)、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甘肅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遼寧沈陽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qū)等地,所冠漢姓多為唐氏、譚氏、舒氏、勞氏、查氏、法氏、果氏等。該支果氏鼻祖為滿清二等男爵他塔喇·果里,滿洲正白旗人,是滿清開國三等伯爵、都統(tǒng)兼議政大臣他塔喇·阿積格尼堪的后裔,世居查庫木(查昆木),在其后裔子孫中,有在清朝中期即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⑷.滿族木克得立氏,亦稱莫得里氏,滿語為Mukderi Hala,漢義“興旺”,世居吉林烏喇(),后多冠漢姓為富氏、興氏、果氏等。該支果氏鼻祖為木克得立·果權,滿洲正藍旗人,清同治四年以領催從征,累官至呼蘭副都統(tǒng)。在其后裔子孫中,有在清朝末期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九十五位,以蓬萊(登州)、遼東為郡望。

今湖北省的天門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呼蘭區(qū)、齊齊哈爾市、海倫市,天津市的武清縣,河北省的唐山市豐潤區(qū)、遵化縣、玉田縣、承德市興隆縣、秦皇島市、廊坊市香河縣、邯鄲市,遼寧省的沈陽市、本溪市、海城市、阜新市、開原市,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上海市,吉林省的長春市榆樹市,湖北省的襄樊市,北京市密云縣、海淀區(qū)、房山區(qū)、通州區(qū),山西省的大同市,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河南省的鄭州市,臺灣省等地,均有果氏族人分布。

上一篇:冠姓的來源_冠姓起源_冠姓的來歷
下一篇:亥姓的來源_亥姓起源_亥姓的來歷
相關文章
東方姓的來源_東方姓起源_東方姓的來歷 媯姓的來源_媯姓起源_媯姓的來歷 士姓的來源_士姓起源_士姓的來歷 烏孫姓的來源_烏孫姓起源_烏孫姓的來歷 暢姓的來源_暢姓起源_暢姓的來歷 強姓的來源_強姓起源_強姓的來歷 沈姓的來源_沈姓起源_沈姓的來歷 逄姓的來源_逄姓起源_逄姓的來歷 野姓的來源_野姓起源_野姓的來歷 勵姓的來源_勵姓起源_勵姓的來歷
推薦欄目
生辰八字運勢運程在線排盤抽簽情侶速配民俗預測姓名測試手相圖解面相圖解痣相圖解風水知識周公解夢趣味測試節(jié)日祝福陰陽歷轉換萬年歷
如果您不想在當前使用的電腦留下您的算命記錄,請點擊首頁的“重新測試”按鈕,如果沒有此按鈕,說明您的信息已經清除
周易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算卦習俗同樣有著長遠的影響,請科學的對待它們,不要執(zhí)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大家找算命網(wǎng)